健康_两性_星座_育儿_护肤_美容_服饰_健身_百科_资讯-酷秀女性网

彭加木“双鱼玉佩”事件!

载誉而归
  【字体:  】【颜色: 绿
前几天,有朋友在留言区提到“双鱼玉佩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少人都希望我能写写。昨晚我说文章点“在看”的超过500今天就写,傍晚我开始写文时,在看数是466个,虽然离500还有一丢丢差距,但四舍五入勉强也算够了,就还是满足一下你们那强烈的求知欲(八卦心)吧,谁让我向来宠粉呢。文章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另一部分是一些怪谈,所谓怪谈嘛,就是捕风捉影、无从考证的,大家不必深究,否则啊,只会徒增烦恼。“双鱼玉佩”,顾名思义,即便第一次听说此物的人也能猜到它是个什么样的东西。网上的图片很多,但官方资料里提及较多的是下面这块。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学家为配合当地水库建设,清理挖掘了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了两块白玉圆雕、用阴线刻出眼腮鳍尾等细部的鱼状玉佩,双鱼嘴部穿孔用金链系佩,将二者结为一体,由此得名“双鱼玉佩”。清理古墓时,拍下了一张墓主人的照片,公主和驸马躺在一起,千年过去,尸身却未完全腐烂,面目也不可怖,向世人展现了“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美好爱情。双鱼玉佩本身只是一件文物,它之所以出名,源于民间关于它的一个传闻——80年代中期,新疆罗布泊沙漠中一个古遗址出土了一块双鱼玉佩,有学者意外发现,将一个装有一条金鱼的鱼缸放在玉佩前,半个小时后,鱼缸里出现了另外一条金鱼。学者惊叹不已,仔细观察两条鱼,发现它们虽然看起来极为相似,实则有个重大不同,它们身上的纹路呈现出相反的方向。再就是,它们在同一时刻下的动作也完全不同,象是两条不相干的鱼。为了研究两条鱼之间的关系,学者给一条鱼注射了毒液,很快,这条鱼就死了,另一条依然游得很欢。然而,不多时,这条鱼的状态就慢慢发生了改变,七个小时后,它也死了。基于此,学者推测,这块双鱼玉佩可能是一个“时间或物质超距传输装置”,两条鱼其实是同一条鱼,复制鱼只是由双鱼玉佩的特殊功能展现出来的,是原先那条鱼在另一个世界的展现。那个世界可能是科学家说的反物质世界,复制鱼只是鱼的镜像,也就是虚像。双鱼玉佩先介绍到这里,下面讲本文主体部分:科学家彭加木失踪事件。彭加木,原名彭家睦,生于1925年,是中国科学院著名的植物学专家。从1956年开始,身患癌症的彭加木在以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的同时,先后数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考察当地自然资源,为科研工作倾尽心血,促进了我国植物病毒学的发展。1980年,55岁的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震动朝野上下。直至今日,彭加木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随着时间流逝,他的失踪不仅没被人们淡忘,反而因扑朔迷离的传闻愈发引人关注。下面,咱们就来讲讲,到底是怎样扑朔迷离的!1980年5月3日,时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的彭加木带领9名科考队员进入罗布泊考察,这一路经历了沙尘暴、车辆受损、迷失方向等多种艰难险阻。一个多月后的6月16日傍晚,科考队到达罗布泊东岸库木库都克。此时,科考队在上一个补给站携带的燃料和饮水所剩无几,队员们也是疲惫不堪,全队陷入绝境,生命受到威胁。情况紧急,科考队不得不在6月16日夜里10点10分,向新疆罗布泊马兰基地的驻军发出求救电报,请求紧急支援油和水各五百公斤。彭加木此次带队考察属于国家指派的秘密任务,中央要求当地Z府和军方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驻军基地收到这封求救电报后,不敢怠慢,立即按程序进行审批,并协调急救物资,准备用飞机送过去。就在军方走流程、准备东西时,18日凌晨两点,科考队发报称:彭副院长17日10时一人外出未归,我们搜寻至今无果,请派飞机协助。原来,彭加木一直主张不向军方求助,先自力更生,积极在周边寻找水源,他的理由是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后面迫于队友的压力,才同意发报。但在6月16日晚间给军方发报后,彭加木又说:“用飞机运水太昂贵了,军方准备物资还要一些时间,我们趁机再找找,万一找到了水源,能给国家节省许多费用。”彭加木本意是开车去找水,但当时队里的汽油也告急了,他就说步行去找,当时天色已晚,沙漠地带暗藏凶险,队员们都劝他不要去,他才没有冒进。6月17日上午9时,彭加木又提出要向东去找水,队员再次劝他,在和几个队员争了几句后,彭加木离开帐篷,坐进了他平时用的越野车里查阅地图。上午接近12点时,科考队副队长汪文先走出帐篷找彭加木商量事情,发现彭加木并没在车里,而他的地图册中夹着张纸条,纸条有一半露在外面,抽出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下午三点,营地周边开始刮起大风,漫天黄沙飞舞。下午四点,还不见彭加木回来,科考队员开始着急了,此时风沙小了些,他们就开着越野车往东搜寻。行驶一公里后,发现了一行脚印,队员认定是彭加木的脚印,沿着脚印继续搜寻;又往前走了五公里,发现脚印往北改变了方向;在北行4公里处的一个芦苇包上,发现了彭加木坐下休息的印记和一张彭加木曾在补给站买过的椰子糖的糖纸;之后脚印往西而去,队员们继续追踪,但脚印到了坚硬的盐壳板就骤然消失了。后面有传闻说,在从芦苇包到最后消失地点那一段路上,只有左脚脚印,没有右脚脚印,令人毛骨悚然.....科考队员从脚印消失的地方再往前开了十几公里,直到天渐渐黑下来,看不清地面,队员们只得返回营地。经检查,队员发现彭加木走时带了装两公斤水的水壶、一袋饼干、一架照相机和自卫用的匕首等工具,而以彭加木的体质、经验和意志,短时间内还没有危险,因此,他们对彭加木回来还抱有希望,没有马上把彭加木失踪的消息报告驻军基地。当天夜里十点,队员在附近沙丘上点起两堆火,每隔一小时打三发信号弹,信号弹可以打100米高,周围15公里范围内皆能看到,他们期望借此给彭加木指明返程的方向。可到了凌晨两点,仍不见彭加木回来,科考队才不得不向外传递此消息。6月18日、19日,科考队员们继续搜寻彭加木,军方也派了运送饮水的直升机协助搜索,依然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身影。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zhu席的华国锋对此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当地政府和驻军加大搜寻力度。先后出动直升机9架次、安- 2型飞机3架次、人员近200人次,搜索范围以营地为中心,向四周扩大到60公里。搜寻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遗憾的是,在艰苦的7个昼夜里,没有任何人发现有关彭加木一丝一毫的下落。彭加木失踪后,他的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于6月29日来到罗布泊的驻军部队基地,要求前往出事地点参加搜寻。领导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和安全,只同意彭加木的儿子彭海参加搜寻。经过准备,又一次大规模搜寻彭加木的行动于7月7日展开,直到8月2日才结束,前后持续了近一个月,出动181人、48辆汽车,飞机搜寻29 架次,搜寻范围4000多平方公里。然而,还是只等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1980年10月11 日,香港《中报》刊发了名为《在罗布泊失踪名科学家彭加木突在美出现,熟人见面拒绝相认》的头版头条,报道说:“中国留美学者周光磊于9月14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饭馆里见到了彭加木,对方却否认自己是彭加木,并迅即与两个同行的美国人离开了这家饭馆。"

报道中提到,周光磊和彭加木30年前就认识, 1979年回国时还与彭加木见过面,而同行朋友中还有中国驻美大使馆管理留学生的工作人员戴莲如、中国赴美留学的留学生邓质方(邓小平的儿子)也认识彭加木,绝不可能认错人。可当周光磊惊喜万分地上前问候老朋友时,“彭加木”装作不认识,匆匆离去。报道刊出后,美国、日本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海外一片哗然,一时间,彭加木逃往美国的传闻和消息闹得纷纷扬扬。很快,报道中的另外两位关键人物出来澄清了。戴莲如声明,9月14日这天,她除了在大使馆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点东西外,全天都在大使馆内,没有去过什么餐馆。邓质方表示,他9月14日前后在美国罗彻斯特,不在华盛顿,且从未在美国见过彭加木。两人同时提到,根本不认识周光磊。彭加木的妻子也声明,她从来没见过这个叫周光磊的人,也没听彭加木提及过他,周光磊所说是“彭加木交往甚密的好友”纯属胡诌。

然而,因为彭加木在国内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谣言在当时仍然闹得厉害。为了平息这场风波,国家决定组织第四次搜寻,即便找不到活着的彭加木,也誓要找到他的遗体和遗物。搜寻从1980年11月10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历时41天,投入1029 人次,搜寻面积1011平方公里,却仍然没找到彭加木的遗体和任何一件遗物。1981年,政府授予彭加木革命烈士称号,为彭加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国科学院在彭加木的失踪地点竖立了一个永久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

纪念碑四周围了一圈栅栏,栅栏里的沙子下埋着一个铁盒子,里面是彭加木夫人和儿女留下的照片以及书信,信中有他们痛苦的思念,也有对某一天能够找到彭加木的期待。从1980年至今,除了官方组织的规模化的大搜索外,民间组织甚至一些个人也曾多次深入罗布泊寻找彭加木,期间也出现了众多疑似彭加木的发现,但最后又一一排除了可能性。这当中,2006年3月发现的一具干尸被认为是最接近彭加木的一次。干尸身高1.72米左右、脚穿42码鞋、年龄55-60岁、死亡时间在30年左右、留短发,这些特征都与彭加木基本吻合。但死者额头极窄,仅3厘米上下,与彭加木宽额头差距太大;右手拇指留长指甲,彭加木没有这个嗜好;全身赤裸,身边没发现彭加木的任何遗物;发现干尸的地点距彭加木的脚印消失处有20来公里,而他失踪那段时间,附近地表气温高达60度,他仅靠携带的那点饮水完全不可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罗布泊穿越如此长的距离。2006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等专家对干尸进行了现场DNA样品采集,以期和彭加木子女进行匹配,不料遭到了彭加木儿子彭海的拒绝。消息爆出后,有人质疑彭海的动机,而更多人却对此表示了理解。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出现了多次“找到彭加木”的情况,可后来证实都是假的。看客们不过是增加了一点谈资,彭加木的家人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彭海曾问专家,这具干尸有多少把握是彭加木的遗体,专家的回答是50%。彭海说,除非有90%以上的把握,他才会做DNA鉴定。次年7月9日,彭加木当年在罗布泊科考的队友、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阎鸿建在前往查看了这具干尸后,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判断“他不是彭加木”,算是给这次“干尸事件”下了定论。然而,时至今日,距1980年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十年,“彭加木失踪事件”却仍无定论。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传播,慢慢的,关于彭加木失踪的说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逐一讲讲。1.流沙淹没说流沙,简单地说就是沙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也就是可以流动的沙。流沙是种自然现象,常出现在地基不稳的沙漠,当有重物置于沙体之上,会随着沙子流动不断往下沉,直到底部。罗布泊沙漠地带自古就有流沙,传言,彭加木失踪后,人们在搜寻他踪迹时,曾亲眼看到过一支野骆驼被流沙吞没。这样看来,彭加木找水途中突遇流沙是有依据的,也能解释为何鞋印是突然间消失的。后面虽然出动了很大力量去寻找他,但与浩瀚的沙漠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2.队友谋杀说彭加木生前患有癌症,剩下的时间屈指可数,他想趁着还能动,再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当考察队弹尽粮绝之际,队员们都想尽快向军方求援,彭加木却想着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会给国家造成巨额花费,主张自力更生、就近找水。队员们觉得,彭加木患了绝症活不久了,就不顾大家死活。在焦躁的情绪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推动下,队员们集体杀害了彭加木。再看一看这张彭加木留下的纸条,落款处原本写的是16日,队员们在这天杀了他后,为了拖延时间、商讨策略,把16改成了17。也有人认为,起初应该只是队员中的某一个人在气愤之下杀害了彭加木,但因为其他人本就对彭加木固执己见不满,最终决定不予揭发他,而是共同处理彭加木的尸体,并向世人撒下弥天大谎。2012年,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布了《听!死尸在讲话!恐怖的法医案件纪实》这样一个贴子,当中基于彭加木事件写了一个【特别案件之一.罗布泊干尸案】的专题,详细分析与“还原”了这一可能性。案件结尾写道:这是集体做案,九个人都是凶手。他们互相维护,彼此的供述里却又存在破绽。ZF也知道真相,但把真相公布出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九个人不是乡野村夫,而是“国家队”的科学家。至于彭加木,让他像现在一样享受英雄的荣耀比因不顾队友生死而被谋杀更好。就像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写过的《东方快车谋杀案》,12个人一起犯案,最后虽然大侦探波洛知道了真相,却还是放过了他们,选择了沉默。有时候,保密对受害者也是一种尊重。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依据,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在与彭加木有关的众多说法中,流传最广、最负盛名的还是“双鱼玉佩说”,明晚咱们接着聊……

-END-

上一篇:一个字,破一宗案!

关注“韦一同说”公众号,后台回复大案,获取红衣男孩、蓝可儿、南大碎尸、朱令中毒、劳荣枝、洛阳性奴、消失的夫妻、孙小果等案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