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_两性_星座_育儿_护肤_美容_服饰_健身_百科_资讯-酷秀女性网

《斯波克育儿经》【美】斯波克

人溺己溺
  【字体:  】【颜色: 绿

养育孩子,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为何要养育孩子,或是观念,或是选择。

谁会为了种族繁衍这类宏大的目标?最好不必说,这是生物基因或者传统文化的操控。我们承担大半生的困难,如果都不是自我的选择。如同疾病折磨,不可避免。这样被动承担的责任,很容易让身为父母者感到痛苦。须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来赋予养育孩子的意义。

所谓爱的结晶,孩子是父母生命的融合,两情相悦。孩子似乎只是浪漫故事的纪念品,并不浪漫。特别是发现孩子样貌性格,只是复刻了双亲一方,甚至跟双方都完全不同时,就更难解释了。

所谓生命的延续,把父母的人生与拥有传承给孩子,培养继承人或最亲密朋友。孩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被控制和剥夺了,简直太恐怖。一个独立的人,应当有独立的人生与人格。谁都不应当是任何人的继承。奈何生在帝王家,更无论普通百姓。

“如果人生这么痛苦,为什么要选择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有人问。真的很难回答,幸好在生娃之前,这个问题还不流行,不然可能我也会犹豫。直到前段时候,跟孩子妈谈到这个问题。

她问我,“你的人生都是痛苦?”

我,“额……”

她继续说,“你的孩子,不是应该想办法让她们去体验人生的快乐和爱么?”

我,“嗯……”

当我自信能把爱给予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就可以去创造体验人生快乐和爱的小人儿。父母们承受困难,创造出爱的价值,至少我觉得,这样的过程痛苦是充满幸福感的。这与人生的意义没有关系,只是父母和孩子人生体验的交集而已。

一厢情愿给养育孩子赋予了意义,但是对如何去创造,如何去爱,我依然不知所措。大多数父母都一样。我们会回忆起原生家庭,会观察其他家庭,会交流经验,有意无意去营造育儿的家庭环境。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养育孩子变得更加困难,父母和孩子的体验都会变得非常糟糕。这也是很多人没有养育孩子意愿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决心去追求爱,然后学着去表达爱,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容易。我们实践着去表达爱,然后去创造追求爱的孩子。爱和快乐就这样传递下去,也许正是战胜痛苦的魔法。

《斯波克育儿经》是一本能够传递爱的工具书。秉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以及老大照书养的传统。在老大出生的时候,我认真选择了两本畅销书,《斯波克育儿经》(第八版)是其中之一。1945年第一版,目前已经更新至第十版中文版。考虑到老二不照书养的传统,所以并没有更新手头的版本。第十版做了一些结构上的修改,把“健康和安全”从第六章(第八版)提前到了第三章(第十版),把“学习和学校”(第八版)删减了。我没有看过原版,不清楚中文版是否根据原版进行调整的。

《斯波克育儿经》第八版的共有六章。

第一章:孩子在一年年长大。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出生前到18岁分为八个阶段,分别介绍养育孩子的重点。从婴儿期喂养,到青春期心理建设,逐步过渡。

第二章:饮食和喂养。着重介绍母乳喂养方法,以及符合生长发育的营养搭配。

第三章: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心理成长过程中常需面对的问题。比如遵守纪律,性和传媒,又比如虐待、死亡和父母离婚。关注不同类型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非常诚恳,比如收养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以及同性恋家庭。

第四章:常见发育和行为问题。主要关注行为习惯以及精神状态。比如兄弟姐妹间不良关系,又比如发脾气、多动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又比如睡眠问题、进食障碍、啃指甲和口吃。

第五章:学习和学校。关注入学前准备,适应学习,学习障碍和逃学等;以及为读大学的准备。

第六章健康和安全。列举了孩子可能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或许能结合参考《默克家庭医学手册》。大部分提及的情况,还是应该到医院由专业人士处理比较妥当。

工具书也能带有思想,《斯波克育儿经》的理念值得品味。我们陪伴孩子,由呱呱坠地到独立成年,也能重新审视自己。这十来年,感受颇深。

孩子成长过程中,叛逆期是永远绕不去的坎。很多人分享说,叛逆期会随着时间自然结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孩子长期一直处于叛逆期。但是我们还是会对叛逆期孩子的行为感到心烦意乱,比如拥有“杀马特”的孩子,真能做到不闻不问么?

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对父母的叛逆,也不是对社会的叛逆,而是对自我的叛逆。当孩子成长至青春期,逐渐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复杂的思维,便需要拓展新的边界,试探进入社会的独立姿态。为了证明具备独立的能力,孩子会试图挑战原先的保护圈。并且,他们会带着所属时代的积累崭露头角。这两方面的往往就是冲突的起源。他们更期待社会的包容与接纳。无奈,喇叭裤并不能接受吊带装,老戏常演常新。作为父母,与其和孩子去冲突,不如去感受他们的时代。

其实,我们低估了孩子的叛逆期。叛逆在不同阶段反复发生。除了青春期,还有幼儿期和儿童期。每次孩子具备自我突破的时候,都会让父母心烦意乱。当孩子摔东西,当孩子摧毁玩具,当孩子拒绝分享玩具,当孩子不听话,都是他们在寻找自我的过程。说教或者暴力,可以压制幼儿和儿童,对付青春期的孩子就会造成经典的冲突场景。更深层次来讲,说教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传递给孩子的演示,这些行为中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受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说教和暴力。

这时候,不如与孩子共同去成长,一起去完成“不规矩的行为”,同时让行为变得更合理。一起摔不重要的东西,然后一起捡;一起摧毁积木,然后一起搭;把我的玩具分享给孩子,然后再收回;按照不听话进行,然后孩子承担后果。如果孩子触及了不可逾越的边界,必须强硬态度的时候,想办法能让宝宝“抱着爸爸妈妈哭”。爸爸妈妈很生气,但是爸爸妈妈此时还是很爱你,仍然是你的依靠。

不管怎样的过程,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独立的人。所以,每当孩子叛逆成长,父母是否更应该感到欣慰,甚至有点期待。孩子向着目标又要跃升了。当完成了这样的心理建设,我逐渐意识到,每次孩子成长,她就变得离我更远些。一天一天,她成了陌生人。我需要重新认识她,而且很有可能永远都不能真正认识她。

她构建了完整的自我,用其中一面,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来面对我。曾经共同体验的人生交集,并不是父母和子女未来沟通的保障。我和她交朋友,这事还得靠缘分。想起她在门口送我上班时的嚎啕大哭。分离焦虑说孩子以为父母离开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悲伤,等她明白父母还会回来的时候就好了。所以,父母对孩子是不是也有反向的分离焦虑。

虽说这是本育儿经,在前言提及的夫妻关系也非常有趣。父母把孩子的养育摆在首位,过度关注孩子会造成夫妻之间沟通减少。长时间缺乏有效沟通的相处,会造成夫妻感情下降,导致婚姻出现问题,这种案例似乎并不少见。

我们在陪着孩子成长,孩子也在陪着我们成长。在其中一定能找到幸福,我们可以努力让这些幸福再多些,还多些,更多些。

育儿小知识:发烧三不做

1、不盖厚被子:我们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可是呢有时候捂一捂不一定出汗,反倒会体温升高出现惊厥,所以正常盖被子就好了。

2、退烧药不加量:家长急于降温对药加量,加量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切勿随意加量。

3、不要劝宝宝吃点东西吧:生病本来就没有胃口,宝宝如果实在不愿意吃就不要吃了。